宝石珠宝世界

玉石内需市场庞大原因一览

发表于:2024-05-04 作者:宝石珠宝世界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4日,为什么说玉石内需市场庞大?因为在我国的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广袤的城镇乡村,玉石消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信做珠宝加盟的企业定有体会,在三四线城市的珠宝加盟店配货比例中,玉石的占比不到10%,而且销售很不理

为什么说玉石内需市场庞大?因为在我国的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广袤的城镇乡村,玉石消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信做珠宝加盟的企业定有体会,在三四线城市的珠宝加盟店配货比例中,玉石的占比不到10%,而且销售很不理想,最为坚挺的还数黄金钻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者基于消费者对黄金的信赖,因为它确实可以随时变现,不至于亏损;二者在于刚性的婚庆嫁娶文化带动钻石走俏。而对于玉石,消费者有种可有可无的选择,关键是玉石的种类、品质、价格消费者拿捏不准,故而在选择上很难取得消费者信赖。而这一部分人群又是占据半数以上的消费者,不可轻视。

尤其目前国家脱贫攻坚助力后方市场,按照国家计划,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小康社会建成,如按照小康社会标准来看,三四线城镇居民的可观性收入将会支撑起其精神生活消费。三四线城镇居民以前对玉石的认知还处于模棱两可的阶段,因为经济紧促所以不敢轻易尝试购买玉石,一旦这部分居民有了充裕的经济收入,那种对玉石产品购买欲望的禁锢将不攻自破,尤其是在以前想而未决的情况下,这种消费冲动反而更强烈。这里可能有人会怀疑,为什么这类居民就会消费玉石类产品,这里可以用一个不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消费者,那就是"附庸风雅"。当然这不是一个贬义词。

这里我们举例来看一下当前城镇农村居民的变化,2010-2013年期间广大农村开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进行新农村建设,虽然有政策补贴,但是依然耗费了农民几乎全部积蓄。虽然手头紧张,但是一栋栋新房子建设好了,他们又开始想着如何装饰新房,在我了解的汉江流域城镇乡村,这里的村民因地取材装点自己的院落房间,以前观赏石用来欣赏交易,如今的乡村庭院、城镇民居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纹路奇特的观赏石,而这些观赏石都是自己在河边搜罗的雅石,这种当地观赏石文化的兴起又岂是一阵风,它充分展示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再说到文玩,汉江流域的大山不乏奇珍异宝,2013-2015年期间,兴起文玩热,崖柏、核桃、黄杨木、竹根饰品等新兴的文玩新宠,再次让我对城镇居民刮目相看,别以为你有一对狮子头核桃、一串菩提玩的比别人都好,在城镇,在乡下,一把扇子、几串文玩几乎是老人的标配,更夸张的就是崖柏,都是自己从山里搜罗回来的打磨抛光往家里一放,品相不好的要么出售,要么直接放在柴火堆里,这个时候资源的贫富对比才是重点。时代在变、信息在变、生活在变,城镇民居条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玉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如果有条件,谁的心理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玉石,玉必有意,佩着吉祥。

基于国策的推动以及三四线城镇居民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将慢慢倾向于精神文化产品,而玉石文化产品作为曾经的奢侈品也将随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出现大纵深需求。

玉石消费以后将是平民消费,没有了奢侈品的定位,没有权贵礼尚往来、收受贿赂的标签,而是我国居民生活充裕后享受的一种文化食粮。玉石本身是集优秀文化、品德修养于一身的大雅之物,在新时代更当赋予其优良的文化给养,让其作为文化媒介载体担当传承重任。

消费的前提是认知,认知的前提是文化信息的传达,曾经一度在消费者口中听到很多扎耳的玉石文化误区,而这十多年从业经历可以明显感受消费者对玉石文化的认知进步,如今很多消费者都能对翡翠的种水、和田玉的产地等侃侃而谈,说明了他们都曾经消费过,有接触过这类玉石文化。有了解过这类玉石的基本评判标准,买得了吃亏、买得了上当才会进步,尤其是玉石这种没有绝对标准的定价体系,行内人都戏称其为交学费,也就是买的多了、经验就出来了。

有了经济基础、有了雅好(精神文化)、有了对玉石的认知,才是一个成熟的玉石消费者,而这些条件在三四线城镇、乡村慢慢酝酿成熟,所以说玉石的内需市场庞大,且后劲十足。

0